□晨報記者 徐運 通訊員 張敏 石崧
  核心提示
  近代以來,上海從濱海的普通小城發展成為國家經濟金融貿易中心城市和最大的港口城市,現在正信心百倍地面向全球努力打造世界級城市。在漫漫征途中,上海前後幾代的規劃工作者、建設工程專家和社會活動家前赴後繼,付出了艱辛的勞動和智慧,描繪了一張又一張上海總體規劃的藍圖,這些藍圖有的已經實現,有的正在實現;包括體現在這些規劃中閃耀著先進思想光芒的理念和方法,為我們留下了極其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應當傳承和發揚前輩規劃工作者的科學態度、高度社會歷史責任感和求真務實精神,做好歷史賦予我們的新一輪總體規劃的編製,向黨和全市人民交出滿意的答案。
  [開埠至新中國成立之前]
  1927年:《大上海計劃》
  上海開埠後,城市發展中心從老城廂轉移到租界,在城市佈局上租界橫亘於市中心地區,與國民政府管轄區相互分割,市政、道路交通等各為其政,迫切需要一個整體的發展計劃。1927年,上海特別市成立後,上海市中心區域建設委員會負責制定上海歷史上第一個綜合性都市發展總體規劃——《大上海計劃》。
  《大上海計劃》以突出港口城市特色為重點,將規劃視角拓展到當時的市域500平方公里範圍。為了繞開租界割裂的舊市區,規劃在江灣五角場一帶設置新的市中心,集中佈置市級行政辦公、文化和體育設施等核心功能。道路網設計採用了西方盛行的小方格與放射路相結合的形式。其中,在翔殷路與淞滬路、黃興路的交口處再多開闢一條其美路(今四平路),構成了五角場放射狀道路格局。政府行政區計劃形成十字形軸線廣場,市政府辦公樓居中坐北朝南,圖書館、博物館等公共建築散佈於十字形廣場群內,這些中國古典復興式的建築至今仍完好地保留在上海體育學院、同濟中學和長海醫院內。
  雖然由於抗日戰爭爆發的緣故,這一規劃最終沒能完全實現。但是初步形成的五角場地區的空間佈局結構,對上海東北部地區的開發影響深遠。從我國城市規劃發展史的角度來看,《大上海計劃》吸納了當時西方城市規劃理論,兼具現代性和本土性,是我國近代城市規劃的重要探索之一。
  1946年:《大上海都市計劃》
  抗戰勝利後,為適應戰後重建和復興,鞏固和發展上海在全國的作用,上海市政府設立上海都市計劃委員會,編製《大上海都市計劃》。一批從歐美留學歸國的規劃師、建築師運用西方現代城市規劃的理論和方法,於1946年至1949年期間共完成三稿都市計劃方案。1950年7月經時任上海市長陳毅批准刊印。
  《大上海都市計劃》初稿以極具前瞻性的區域視角審視上海發展,劃定的規劃範圍包括了當時江蘇、浙江之東部區域。規劃確定上海的都市性質為“港埠都市,亦將為全國最大工商業中心之一”。在空間佈局方面,針對當時市中區約占市域面積9.6%的土地範圍內集中了全市3/4人口的格局,提出採用有機疏散的理論,在郊區新市區建設“鄰裡單位”。在道路交通方面,將道路按功能分為交通性質道路、建築藝術與居住生活性質道路,並提出交通性幹道的交叉口要限制,幹道在市中心區則可設計成為高架性質的道路,這些理念迄今仍然適用。
  《大上海都市計劃》將歐美現代主義城市規劃理念因地制宜地運用於上海的規劃實踐中,開啟中國現代城市規劃的先河。在區域的視角下,對城市人口和功能進行空間佈局,通過發展新市區與逐步重建市中區的方式,將人口向新市區疏散,將工業向郊外遷移。其“有機疏散、組團結構”理念以及確立衛星城的建設思路對新中國成立以後上海的歷次城市總體規劃產生深遠影響。此外,其編製過程中規劃先輩們認真嚴謹、一絲不苟的規劃編製精神,也為以後的規劃工作者們提供了學習的範本。
  [新中國成立後至改革開放前(1949年-1978年)]
  1959年:《關於上海城市總體規劃的初步意見》
  新中國成立初期,上海的城市建設主要是恢復和發展生產,開闢近郊工業區,為勞動人民建造住宅。1956年上海市委擴建了已有工業區內的工廠,新規划了一批工廠備用地,還在市區新建了一批工人新村。1958年,國務院批准將嘉定、上海、松江等十個縣劃歸上海市。在此背景下,上海市人民委員會邀請當時的建築工程部規劃工作組來滬編製完成了《關於上海城市總體規劃的初步意見》,首次將規劃範圍擴大至包括新劃入十縣在內的全市域。
  規劃確定上海建設和發展的總方向是:使上海在生產、文化、科學、藝術等方面建設成為世界上最先進美麗的城市之一。在空間佈局上,規劃提出“逐步改造舊市區,嚴格控制近郊工業區的發展規模,有計劃地建設衛星城”的城市建設和發展方針。規劃在壓縮舊市區人口的同時,大力發展衛星城以接納和吸引市區疏散的人口和工業。同時,將舊上海由於租界割據各自為政造成的等級標準不一的基礎設施進行統一規劃,在全市域範圍內形成整體網絡。
  在本輪規劃指導下,上海相繼建設了閔行、吳涇、嘉定、安亭、松江等5個衛星城和一批近郊工業區;1970年代建設了金山、寶山兩個工業衛星城。經過新中國成立後30多年的規劃建設,舊市區改造取得了很大成績,10個近郊工業區和7個衛星城初具規模。上海從集中單一結構向群體組合結構發展,奠定了今後城市市域空間發展的骨架,意義深遠。
  [改革開放後(1978年至今)]
  1986年:《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方案》
  改革開放後,上海從以工業為單一功能的內向型生產中心城市逐步向多功能的外向型經濟中心城市發展,迫切需要一個新的城市總體規劃。1982-1984年,在上海市政府的領導和組織下,由上海市城市規劃設計院(現更名為“上海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編製完成上海市總體規劃方案。國務院於1986年10月正式批覆,這是上海市第一個經國家批准的城市總體規劃方案,為指導上海城市建設和發展提供了重要依據。
  此輪城市總體規劃提出“上海是我國最重要的工業基地之一,也是我國最大的港口和重要的經濟、科技、貿易、金融、信息和文化中心,同時還應當把上海建設成為太平洋西岸最大的經濟和貿易中心之一”,並遵照中央的要求,上海要發揮“重要基地”和“開路先鋒”的作用。在空間發展策略上,規劃提出“改造和建設中心城、積極開發浦東地區;充實和發展衛星城、有步驟地向杭州灣北岸和長江口南岸兩翼展開”的設想。中心城按照“多心、開敞”的原則,打破行政界線,建立綜合分區,逐步形成市級中心、分區中心、地區中心、居住區(或社區)中心四級公共活動中心。在衛星城規劃方面,每個衛星城各有自己的主導產業,強調產城一體的規劃和發展,為如今的新城建設打好了基礎。
  該版上海城市總體規劃的實施,使上海的社會、經濟和城市建設有了很大發展,浦東現代化新區的形象初步展現,為邁向21世紀奠定了物質基礎和基本框架。在交通方面,建成3座跨越黃浦江的大橋,完成了內環線等多條重要道路的建設和改造,新建了鐵路上海站,擴建了虹橋國際機場。在住宅方面,1983年到1995年新建130多個居住小區,改造了許多棚戶危房區,大大改善了上海住房緊張的歷史遺留問題。
  2001年:《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1999-2020)》
  為適應浦東開發開放的建設需求和上海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上海於上世紀90年代開展編製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1999年完成《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1999-2020)》成果。
  該版總規明確上海是我國重要的經濟中心和航運中心,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並逐步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之一,“四個中心”由此起步。在空間佈局上,上海的城市發展空間從“浦江時代”拓展到“長江時代”,在傳統滬寧、滬杭發展軸線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濱江沿海發展軸; 繼續推進浦東新區的建設;集中建設新城和中心鎮;並將崇明作為21世紀上海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空間。按照城鄉一體、協調發展的方針,該版總規提出“多軸、多層、多核”的市域空間佈局結構,拓展沿江、沿海發展空間,確立了市域“中心城、新城、中心鎮、一般鎮”城鎮體系及“中心村”五個層次。
  在總體規劃的指導下,虹橋樞紐、城際鐵路等重大基礎設施的建設上取得了很大進展,浦東和虹橋“一市兩機場”的功能協調也被繼續完善,國際航空樞紐港初步形成。“三環十射”的高速公路網絡建成和市域軌道交通網域城際鐵路的建設加速了市內外貨運、客運。大型綠地、生態濕地公園以及中心城區點線面結合的綠地系統的建設,改善了市域生態環境。中心城區工業外遷,市級以上工業區在各區縣落地發展,陸家嘴金融貿易區蓬勃發展,優化了上海的產業結構。商品住房、經濟適用房、公租房同步開發,改善了居民的生活質量。浦東新區的各項功能也基本建成。
  (資料提供:上海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http://www.supdri.com/2040)  (原標題:歷史上的總體規劃為上海留下了什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p25fpgqj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